摘要:在當前教育環境中,高中生物教師想要突破桎梏,就要從自身入手,通過不斷的學習來吸收新教育理念,養成新教學思維。與此同時,在實際教學過程中,教師不應將學生當做學習的傀儡,而是應尊重學生,給予學生學習自由,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。
關鍵詞:高中生物;課堂教學;有效策略
當今世界,生物科學技術迅猛發展,成果顯著,與生物相關的諸如細胞克隆、基因工程、DNA分子、腦科學、生物制藥等生物工程發展尤為突出,對人類社會影響深遠。而生物人才的啟蒙與發展,主要是依靠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。新課程標準認為:“現代高中生物學教育應尊重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,更貼近社會實際和學生的生活經驗;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學和技術的新進展;更重視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;更強調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、發展能力、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過程?!眰鹘y的生物教學在諸如教學理念、師生關系、教學模式、教學方法與技巧等方面存在問題,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,教師在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時也會遇到一些困難。因此,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地開展教學反思,對教學實踐進行再認識、再思考,總結經驗教訓,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。
1激發學生熱情,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
生物知識具有一定的邏輯性,但同時也具有較強的神秘性。學生在最初學習時,多少都會有好奇心,因此,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學生這一特點,采取有效教學方式,增加學生對未知領域的好奇心,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,可以有效進行提問,讓學生帶著疑問進行學習探討,學生之間進行有效溝通與討論,讓學生深入思考,認真研究,從而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。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是在已知領域基礎上開發未知領域,因此,教師在教學過程中,要幫助學生進行知識回顧,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體系,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能力。
2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
高中階段,大多數的教師與家長認為,學生應該自己學自己的,不能影響他人的學習,這種觀念存在一定的誤區。合作學習不管對中小學生還是高中生都有一定積極作用。因此,在教學過程中,生物教師也應該適當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,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合作互助關系,學生之間就可以解決部分問題,在交流過程中,取長補短,開拓思維,互幫互助,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,提高表達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,同時也可以減少教師教學壓力,獲得良好教學效果。
3科學合理設計教學
教師要合理安排一節課的教學時間,既要有教師對新知識的講解時間,又要有學生討論與思考時間,還有要練習時間,教師做最后的總結評價時間,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進行教學設計。讓學生能夠清晰的了解該節課程的重點與難點內容;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,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,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能夠更好的駕馭課堂,從而順利開展各項教學活動,從而提高教學效率。
4開展開放式實驗教學
在教學過程中,僅僅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是不能提升學生生物綜合能力,因此,教師應該適當開展開放式實驗教學,讓學生自主進行交流與實踐,根據已學的知識解決相應的問題,從而得到正確答案,在這個過程中,學生不僅獲得新的知識,還能夠提高自己的分析問題能力。另外,開展開放式實驗教學,通過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教學環節,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,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起主導作用,從而提高學生生物學科素養。
5合理設置教學目標
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提高學生學科成績,還要培養學生學科素養。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因個體差異性會出現不同的課堂表現,從而導致學習水平也不盡相同。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,要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。比如在學習“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”這節內容時,教學重點與難點應該基因突變的意義。因此,在教學過程中,教師應該教學讓學生理解基因在傳遞過程中為什幺會發生變化?如何變化?以及發生的變化對生物會產生什幺影響?學生在思考過程中有的同學可能思維深度不夠,所以教師不能一步到位,應該設計遞進的問題,引導學生進行分析,提升學生思維水平,提高學生表達能力,對于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,比如學習比較好的學生應該通過理解基因突變與生物多樣性的關系,培養學生的科學世界觀,對于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,先讓他們知道其中的原理并會清晰的表達即可。
6做好課堂總結與評價